一、冷链物流行业概述
1、冷链物流行业定义及分类
冷链物流是指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的物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使物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环节都能够处在规定的温度控制下,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并能够减少损耗。
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且环环相扣的供应链链条,总体来说它是由冷冻加工、冷冻仓储、冷冻运输和冷冻销售四个部分组成。冷链物流始终贯穿于原料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供应链中,全程温度控制保证物品品质,经过采购、运输、配送环节将冷链物品逐级传送。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下游主要包括果蔬、农产品、医药、乳制品、速冻米面食品、禽肉、水产品、餐饮连锁、快消品等类别。
2、冷链物流的行业发展历程
冷链物流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直到电冰箱的出现,各种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庭。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有了直接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主要集中于食品冷链物流领域,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近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
3、冷链物流行业的主要特征
发达的冷链物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冷链物流业是基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而兴起的,其发展对于改善食品质量安全和城乡居民的营养与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相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存在结构性差异,城镇人口对保鲜易腐食品消耗量远远超过农村。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量及占比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对保鲜易腐食品需求也不断提升,推动广泛应用于冷饮、乳制品、速冻食品、冷鲜食品等方面的冷链设备行业发展。
2、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从2008年开始,国家通过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我国冷链体系建设。2008年4月,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制订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指标、冷链物流环境的监控办法等,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等。
2019年7月30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八字"方针,其中几项具体的稳增长措施中提出稳定制造业投资,具体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项重点。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作为重点工作被提出,反映国家对冷链的建设关注继续提高。
3、技术发展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企业经过不断发展,产品制造和工艺技术趋于成熟,部分设备生产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更高效的制冷技术及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应用,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超低温制冷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
三、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冷链物流的上游是冷库与运输设备。冷库是整个冷链的核心节点,起到储藏、转运的功能。根据实际需求,冷库大致分为大型库、中型库、小型库和微型库。冷链物流的中游为运输、仓储企业。根据主要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运输业务为主、仓储业务为主、城市配送业务为主、综合业务、农产品交易为主、供应链模式、电商生鲜配送为主、"互联网+冷链物流"平台模式等8种模式。冷链物流的下游需求领域主要有医药、冷饮、乳制品、生鲜农产品等。
(一)上游
1、冷库
冷库在冷链物流中的节点作用明显,也是企业最重要的业务载体。近年来,我国冷库在总容量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统计分析,2018年全国冷库总容量约为1309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8%。
2、冷藏车
冷藏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点环节,我国冷藏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四种,其中公路冷藏运输占75%,铁路冷藏运输占12%。目前冷藏车主要产品类别有保温车(仅隔热无制冷机组)、冷藏车(温度下限可达-18℃)、保鲜车(温度在0℃左右,用于运输新鲜货物)、医药冷链运输车等。
2018年中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15.7万辆,同比增长19%,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电商等冷链物流的快速兴起。此外,医疗物品、生物药剂、精密仪器、化工行业、国防军工对冷藏车的需求也持续的在增长,进一步推动冷藏车市场的发展。
3、冷藏集装箱
冷藏集装箱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气密,且能维持特定低温要求,适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等各种易腐食品运送、贮存的特殊集装箱。有些能源产品(LNG等)、化工产品(丙烯酸树脂等)及液态食品(牛奶、啤酒等)也是通过特殊的罐式冷藏集装箱进行运输。我国人口众多,是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对冷藏集装箱的需求量也大,带动了我国冷藏集装箱制造业的发展。
(二)、下游
冷链物流下游需求较大的领域主要有生鲜食品、农产品、医药冷链物流等。
1、生鲜冷链物流
生鲜电商崛起利好冷链物流增长。随着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生鲜产品,享受送货到家的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2103.2亿元,同比增长50%。生鲜电商也需要建造冷库,或者自己购买冷藏车,或者借助第三方冷藏运输物流,这些都加大对冷链物流的需求。
2、医药冷链物流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为满足人们治疗疾病而进行的冷藏药品运输系统工程。在整个医药冷链的物流过程中,需要确保药品在各个链条环节的冷藏效果。
医药制品对温控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均需要保持恒温状态,如果温控不合格,会导致疫苗、药品失效甚至药性发生改变,进而引发药品安全事故。2018年5月,《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验证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等。
2018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33517亿元,同比增长11.3%。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额占我国医药总销售额的3%-8%,按照5%计算,则当前医药冷藏品销售额大致在1676亿元左右。
3、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过程中,将冷冻/冷藏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并保持农产品始终处于维持其品质所必需的适宜温度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产品损耗,从而满足用户要求,是提高性价比的极具商业价值的专业物流。通过冷链物流可以将大量生鲜农产品高质量地从生产地运往消费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2016年我国农产品行业总产值达到11.5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4.70%。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产品行业总产值约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5%。
2018年2月4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兲于实施乡村振关战略的意见》的一号文件要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可以预见,农产品大迁徙的过程中一些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将成为未来农产品运输的常态。
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在政策的大力推进下,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3035亿元,同比增长19%,随着新国标GB1589的出台实施,对规范和推动冷藏车市场发展将提供新的驱动力。
2018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398.24亿元,同比增长53.27%,占整个冷链物流市场13.79%,百强企业中新晋企业有25家,表现冷链行业竞争充分,市场活力强。
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廸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纵观国内冷链服务商,共有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甴商型和平台型等七种模式。
五、冷链物流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政策环境有利行业发展
我国政府通过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生产服务、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2、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行业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展目标为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增加城市生活的和谐程度等。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存在结构性差异,城镇人口对保鲜易腐食品的消耗量远远超过农村。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化率稳步增长,导致城镇人口数量及占比显著上升,对保鲜易腐食品需求集中度提升有较大推动作用,进而推动广泛应用于冷饮、乳制品、饮料、速冻食品、冷鲜食品等方面的冷链设备的快速发展。
(二)不利因素
1、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备设施落后、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7万辆,而美国已经拥有20多万辆,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按人均占有的冷库容积,我国仅是美国的1/5。此外,我国当前冷库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功能失衡,比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明显。
2、冷链标准缺乏监管,企业执行力度差
据统计,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已经超过200项,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近几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根据行业需要也制定了若干项冷链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如《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并进行了标准试点和宣贯工作,但是仅靠协会的力量是有限的,导致部分不良企业打着全程冷链的旗号,却经营着间歇性供冷,以此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发达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例如:欧美很多国家采用的《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简称ATP),其中对冷链运输和冷链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一旦企业触碰法律将面临罚款与制裁。而我国目前还尚未有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法律。
3、冷链理念薄弱,易腐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这既体现在行业层面,也体现在消费者层面。重视食品生产环节,而缺乏对于冷链环节的监管和追溯是冷链行业的理念不强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在美国农业总投入中仅有30%用于生产,70%则用于产后的保鲜、运输和监管。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虽然居民家庭易腐食品消费占比已经超过30%,但大部分对冷链的要求或意识不高。
六、冷链物流行业未来趋势分析
1、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将是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关键
一是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冷链技术的研发,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冷链物流技术;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因冷链物流全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缺乏而导致的创新条件不足问题;三是落实好税前加计扣除等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有关政策,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增强企业创新主体的意识和作用;四是要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冷链物流业创新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
2、食品、医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
目前我国生鲜食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大部分生鲜食品仍在常温下流通,通常会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出现"脱冷"现象,从而导致食品出现腐烂变质、滋生细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为保证食品的品质和树立良好的市场品牌,目前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开始重视全程冷链的管理,以保证食品在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全程都处于低温适宜环境中,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必将促进行业的发展。
由于医药产品对温控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均需要保持恒温状态,如果温控不合格,会导致疫苗、药品失效甚至药性发生改变,可能会引发药品安全事故。随着人们的医药安全意识提高和国家相关政策助推下,必将有利于医疗冷链设备行业的发展。
3、冷链物流运输日趋智能化和信息化
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他们对更为安全的食品的价格溢价和购买意愿不断上升。终端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冷链物流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而信息化覆盖、智能化控制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手段,助于实现食品在冷链运输流程的标准化、信息透明化。
同时,智能化、信息化是增进盈利能力的手段,有助于冷链企业从仅仅提供运输、储藏等低附加值功能服务,向提供信息、管理甚至咨询服务延伸,提升整体服务价值。
相关阅读
1、备货请早,多家化企发布国庆、中秋放假及物流停运通知!最长一个半月
关键词:冷链物流
分享至: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4299号
© 2014-2024 前衍化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009754号-1